近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式印发《关于2017年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获奖项目名单的通报》,我省26个项目获得2017年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获奖项目数量为历年最多。2017年,全省各地申报积极性大幅提升,尤其是粤东西北地区申报及获奖数量比例由往年的个位数分别提升至37%和31%,为历年之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实施意见》(粤办发〔2009〕24号),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自2010年开始,精心组织开展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评选工作,并择优推荐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120个项目获得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31个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我省以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评选活动为载体,大力推动和积极打造一大批宜居环境范例项目,示范引领着我省宜居城乡建设深入开展,有效提升了宜居广东建设水平。
(一)广州市人行天桥立交桥绿化建设项目
广州市是目前国内桥梁绿化最多和景观效果最好的城市,全市城区已完成353座桥梁(包括人行天桥237座、立交桥和高架桥等车行桥梁116座)共309公里长的绿化美化,增加绿化覆盖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桥梁绿化是在绿化用地有限的条件下,不增加用地面积,向空中发展绿化,美化生活空间、增加城市特色的同时,还促进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固碳释氧,减轻空气污染,增加了城市绿量,减少热岛效应等,有效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态宜居环境,为城市建设增添了不少亮丽色彩。以桥梁绿化为切入点,使道路绿化从地面向空中延伸,是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的先锋,为绿化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目前,广州市人行天桥立交桥成了四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绿色长廊,独具特色的桥梁绿化景观已领跑全国享誉中外,为打造国际化宜居生态城市增绿添景。
新滘西路和东晓南路交界的立交桥
鹤洞立交桥
(二)深圳市盐田垃圾发电厂提标改造项目
深圳市盐田垃圾焚烧发电厂(以下简称盐田厂)位于深圳市盐田区盐田坳青麟坑。盐田厂于2003年12月建成投产,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450吨。此项目将运行14年老电厂进行提升,主要进行建(构)物形象及景观、厂区通风除臭、环保设备提标改造项目(新增SCR脱硝系统及干法脱酸系统),另建设大型科普教育基地,为广大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增加“驴友之家”休憩区,充分体现了“去工业化”精神,成为集“城市固体废弃物”、“科普教育”、“工业旅游”、“休闲娱乐”四位一体的现代化环保电厂。盐田厂新增的环保设施将烟气处理后的排放标准提高到了深圳最优乃至全国最优。
深圳市盐田垃圾发电厂
厂内科普教育基地
(三)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樟林古港保育活化项目
樟林古港位于汕头市澄海区东北部,韩江出海口,被誉为“通洋总汇”,入选“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给樟林古港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及较有价值的历史建筑18处。其中,以樟林古港遗址、新兴街栈房、西塘、南盛里、新围天后宫和秦牧、蚁光炎、蚁美厚等名人故居为代表的特色建筑保存完整,游火帝、拜亥爷、祭妈祖、樟林小食等民俗文化流传盛行,具有鲜明的“海丝文化”“潮侨文化”特色。该项目促进了文物保护与文艺体育、旅游休闲、饮食商贸相结合,有利于保护古港风貌,改善周边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精神面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重要的示范效益和推广意义。
樟林古港牌坊
樟林古港河
(四)潮州市“文化古城.天下名街——牌坊街”项目
潮州市牌坊街位于潮州古城区中心,主要由太平路与东门街两个相联街区构成,是1600多年来粤东地区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和宗教中心的所在地。牌坊街的牌坊主要形成于明清两代,街区的骑楼建筑主要形成于明末清初,2006年潮州市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启动牌坊街修复工程,总投入1.4亿元,历时5年修复了二十四座牌坊、古街道、沿街骑楼,同时配套完成沿街古井保护、灯光照明与亮化工程、路面及地下管网改造等系统工程,有效改善了潮州市老城区的基础设施环境,提高了该区的社会保障程度,提高了对老城区的土地利用价值,形成了国内独特的、具有浓郁潮州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也大大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出行的迫切需要。
修复后牌坊街上的客栈
牌坊街民俗活动现场
(五)清远市元江村宜居村庄项目
元江村坐落于清远市杜步镇圩镇南面2.8公里,全村总人口103户528人,耕地面积538亩,主要以种植水稻、砂糖桔为主,村民收入主要以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为优化生活居住环境,提升广大村民生活质量,元江村结合悠久的文化历史底蕴和优美的环境资源优势,依托龙潭及发达的水系,深入挖掘并融入以陈阳满都督文化、陈可钰将军文化和“凤舞”“舞火龙”“舞狮”为代表的村庄历史文化,塑造“龙跃元江”的形象面貌。建设了一批篮球场、文化室、村史馆、商业街、群众休闲公园、人民广场、卫生公厕、生活污水和雨污分离设施、环村绿道、文化长廊、古村驿站、登山观景栈道等文体娱乐基础设施。元江村被打造成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具有田园风光和喀斯特地貌民居特色的村落民居,基本形成了“坡屋顶、青灰瓦、白壁墙、玻璃窗、竹栅栏、绿庭园”的既古朴又新雅的美丽乡村格局。
清远市元江村宜居村庄
清远市元江村村容村貌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133号苏荷独立艺术园区首层 报名专线:400-0168-883 客服邮箱:2790002970@qq.com服务投诉电话:18816834532
CopyRight 2005-2018. 广东省祥粤建设职业培训学校 粤ICP备15087219号-1 粤公网安备44010602003589号
5
消 息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