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导航

二建网络继教 报名 学习

二建考前培训 报名 学习

新七大员 报名 学习

安管人员题库 报名 学习

关闭

移动模架施工案例分享,原来施工现场是这样做的

发表:2018/6/4
来源:转载   浏览量:1312次 相关主题:建筑施工

鄂州市武四湖大桥是本套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主体,全桥共58跨,跨径均为40m、梁高均为2.5m,有着等截面多跨的特点,适合采用移动模架。大桥所在湖区是养殖水面,环境影响非常敏感,桥梁距离水面最低处仅3.5m,桥下净空低,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能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建筑施工.jpg

上行式移动模架的“核心技术”

一、核心一:大型上行式双折叠移动模架系统的设计与建造

   1、小重荷比移动模架结构优化技术

     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减小其重荷比。最终控制其重荷比为0.375,小于常规的0.5,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移动模架的用钢量。

建筑施工.jpg

   2、中支腿自动平衡控制技术

     经过计算分析,在不设置平衡阀的情况下,前后两个千斤顶受力偏差很大,容易产生偏载。项目部自主研发了液压平衡阀自动反馈系统,主动调节前后两个千斤顶受力情况,避免中支腿偏载,保证结构安全。

建筑施工.jpg

   3、双折叠分级开合控制技术

     为了满足低墩过跨要求,发明双折叠分级开合控制技术,控制移动模架纵移过跨。挂梁采用分节设计,节间采用销轴连接,在挂梁上设有旋转油缸,可实现底部模板向下二次旋转折叠,降低桥下净高要求,由原来的7m净高要求降低至3.5m。

建筑施工.gif

开合控制技术示意图

二、核心二:现浇箱梁施工成套关键技术

   1、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

     以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为核心,从原材料、配合比出发,对硬化混凝土力学性能、长期变形性能、耐久性能、新拌混凝土性能四个方面进行了试验分析。总结出各原材料及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规律,为配制高抗裂、良好和易性混凝土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最终配置出适于移动模架施工的缓凝长、坍落度大、水化热低、开裂敏感性弱的混凝土。

建筑施工.png

   2、发明混凝土对称叠合浇筑技术

     针对移动模架的特点,从混凝土防开裂的角度出发,提出对称叠合浇筑法的施工顺序。纵向以箱梁理论荷载中心为分界轴,对称浇筑,最后浇筑中横梁。

建筑施工.gif

对称叠合浇筑法纵向顺序

建筑施工.gif

对称叠合浇筑法横向顺序

   3、移动模架线形主动控制技术

     首先利用软件数字化模拟预压,模拟砂袋分仓蓄水,发明了三仓六区复合加载预压技术,通过这种技术控制预压加载顺序以及加载数量。

建筑施工.jpg

三仓六区复合加载预压施工

     其次,应力应变数据采集,通过布置大量压力传感器和应变片采集变形和应力数据。

建筑施工.jpg

主梁变形采集

建筑施工.jpg

主梁应力采集

建筑施工.jpg

吊杆压力采集

建筑施工.jpg

中支腿应力采集

     再三级标高调整。通过竖向顶升液压千斤顶、机械螺旋顶和吊顶调整标高 。

建筑施工.jpg

竖向顶升液压系统

建筑施工.jpg

上横梁支座螺旋顶

建筑施工.jpg

吊杆

     最后结合面错台控制,在浇筑过程中通过吊杆主动调节底膜标高,保证底板线性的平顺。

三、核心三:大型移动模架施工运行管理技术

   1、移动模架节段顶推拼装

     节段顶推拼装技术是以移动模架自带的纵移系统为推进装置,在桥台后场搭设临时支架,主梁和鼻梁边推进边拼装,上横梁、挂梁模板穿插施工,实现快速拼装。

建筑施工.jpg

后场临时支架拼装

建筑施工.jpg

主梁及鼻梁拼装

   2、移动模架原位单元体拆除技术

     原位单元体拆除技术将主梁、挂梁及模板纵向分成各单元体,横向对称拆除,运至后场散拆,实现原位快速拆除。

建筑施工.png

建筑施工.jpg

   3、移动模架分类管理流程及标准

     为便于超大型移动模架运行管理,保障施工安全,项目部还特别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分类管理流程及标准,实现分工明晰化和管理流程化。

建筑施工.jpg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133号苏荷独立艺术园区首层     报名专线:400-0168-883 客服邮箱:2790002970@qq.com服务投诉电话:18816834532
CopyRight 2005-2018. 广东省祥粤建设职业培训学校   粤ICP备15087219号-1  yaw.png  粤公网安备44010602003589号 

建议使用IE9或者现代高级浏览器浏览页面,分辨率1360*768以上
技术支持:中正科技

5

课程已加入!

消   息

微信公众号